產品分類
-
實驗室儀器
按功能分
- 提供實驗環(huán)境的設備
-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
-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
-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
-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
- 計量儀器
- 培養(yǎng)孵育設備
- 基礎通用設備
- 通用分析儀器
- 樣品結果分析
- 1. CO2培養(yǎng)箱
- 2. 動物細胞培養(yǎng)罐
- 3. 封口用
- 4. 發(fā)芽箱
- 5. 孵育器
- 6. 發(fā)酵罐
- 7. 恒溫槽、低溫槽
- 8. 恒溫恒濕
- 9. 培養(yǎng)箱
- 10. 培養(yǎng)架
- 11. 人工氣候箱
- 12. 水浴、油浴、金屬浴
- 13. 搖床
- 14.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(yǎng)設備
- 顯微鏡
- 電化學分析類
- 其他
按專業(yè)實驗室分- 化學合成
-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細胞工程類
-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病理設備
- 1.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1. 細胞分析儀
- 2. 細胞培養(yǎng)用品
- 3. 細胞融合、雜交
- 1.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層析設備
- 動物實驗設備
- 糧油檢測
- 生物類基礎儀器
- 植物土壤檢測
- 1. 電泳(電源)儀、電泳槽
- 2. 分子雜交
- 3. 基因工程
- 4. PCR儀
- 5. 紫外儀、凝膠成像系統
- 藥物檢測分析
- 地質
- 紡織
- 分析儀器
- 農產品質量監(jiān)測
- 1.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
- 2. 農產品檢測試紙
- 3.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
- 4. 土壤、化肥快速檢測儀
- 5.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
- 水產品質量安全
- 水產技術推廣
- 水生動物防疫
- 食品檢測實驗室
-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
- 1. 計數儀
- 2. 水產品質安監(jiān)測
- 3. 水產品檢測試紙
- 4. 水產品檢測藥品
- 1. 快速檢測試劑盒
- 2. 肉類檢測儀器
- 3.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
- 4. 食品安全檢測箱
- 5.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
- 6.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
- 7.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
- 8. 相關配置、配件
- 供水、水文監(jiān)測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熱銷品牌 - 工業(yè)儀器
- 戶外儀器
- 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
- 便攜式儀器
- 在線式儀器
我國土壤質量狀況堪憂 修復刻不容緩
[2014/8/18]
土壤環(huán)境污染嚴重
“當前我國土壤污染的形勢比預想的還要嚴重!痹谇安痪谜匍_的“2014年中科集團環(huán)境保護論壇”上,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雷梅如此感嘆。
土壤污染不僅侵蝕可耕種土地面積,也影響現有耕地質量。占全國糧食總產量五分之一的東北黑土區(qū)由于土壤污染,黑土層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,有效耕層變薄、有機質含量降低、土壤肥力下降,糧食產能受到嚴重威脅。
近年來,土壤污染導致的食品安全頻有發(fā)生,不僅對人民健康造成威脅,也給農民利益和糧食加工行業(yè)造成巨大損失。2013年5月發(fā)生的大米鎘含量超標事件,就與土壤污染有關。事件被媒體曝光后,涉事鎘大米的原糧產地湖南,省內大米加工企業(yè)受到重挫,當地水稻滯銷,農民虧損嚴重。鎘大米事件并非個案,據環(huán)保部門估算,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,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200億元。
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綜合多樣,工業(yè)污染、城市污水、農業(yè)投放等多種污染源,都會對土壤形成綜合性污染并產生累加效應。以農業(yè)生產為例,過度施肥、不合理使用地膜等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。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、滯后性和累積性,使土壤治理工作極其艱巨。
政策助力土壤治理
日益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。但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,資金是個大難題。據莊國泰推測,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,需要上萬億、幾十萬億的投入才行。但是,根據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《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》的規(guī)定,“十二五”期間用于污染土壤修復的中央財政資金僅為300億元。土壤修復的資金缺口巨大,使得我國土壤污染治理,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治理及修復工作,面臨巨大壓力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,要實施“土壤修復工程”。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出現關于土壤修復的說法。環(huán)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也在今年“兩會” 上承諾,今年將出臺并實施《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該計劃提出,到2020年,農用地土壤環(huán)境得到有效保護,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,全國土壤環(huán)境狀況穩(wěn)中向好。
“土壤污染治理要在公眾信任和實際治理成效間形成有效對接!睆V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總工程師劉文華建議,一方面,污染嚴重的土壤要嚴格禁止農業(yè)生產并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;另一方面,對于污染影響程度不確定或較輕的土壤,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狀況清晰公布的基礎上,加快農業(yè)產業(yè)結構調整,嚴格控制污染區(qū)農作物的流向。要建立、完善覆蓋國土、農業(yè)、環(huán)境等各領域的土壤污染監(jiān)測體系和管理體制,實施土壤污染的行政問責制度,謀求在全國范圍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。
修復成當下主流
隨著土壤污染問題的凸顯,“土壤修復”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也逐漸走進公眾視野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實施“土壤修復工程”;4月通過的《環(huán)境保護法》修訂案增加了土壤修復的內容;今年國家還將出臺并實施《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遏制土壤污染惡化趨勢。
“土壤修復首先碰到的是技術問題,一項技術的適用性、經濟性決定了其推廣應用范圍和進度!崩酌烽L期從事土壤修復,對修復技術了如指掌!安捎霉こ、物理化學方法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,不僅費用昂貴,而且常常導致土壤結構破壞、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,難以應用于大規(guī)模污染土壤的改良,特別是耕地修復。而植物修復技術不僅修復成本低、無二次污染、對土壤結構不產生破壞,還能改善土壤生態(tài)、減少水土流失、增加碳固定!
在政策驅動下,土壤修復產業(yè)展現了良好的市場前景。由于相當一部分農林牧用地和工礦業(yè)場地污染嚴重,還有不少傳統產業(yè)將面臨轉產、搬遷或關停的現實處境,這些都給我國土壤污染修復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。環(huán)保部生態(tài)司司長莊國泰也表示:“與大氣、水污染治理相比,我國的土壤污染治理總體差距較大。一旦市場打開,規(guī)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!睂<移毡轭A計,土壤修復產業(yè)可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(guī)模。
“當前我國土壤污染的形勢比預想的還要嚴重!痹谇安痪谜匍_的“2014年中科集團環(huán)境保護論壇”上,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雷梅如此感嘆。
土壤污染不僅侵蝕可耕種土地面積,也影響現有耕地質量。占全國糧食總產量五分之一的東北黑土區(qū)由于土壤污染,黑土層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,有效耕層變薄、有機質含量降低、土壤肥力下降,糧食產能受到嚴重威脅。
近年來,土壤污染導致的食品安全頻有發(fā)生,不僅對人民健康造成威脅,也給農民利益和糧食加工行業(yè)造成巨大損失。2013年5月發(fā)生的大米鎘含量超標事件,就與土壤污染有關。事件被媒體曝光后,涉事鎘大米的原糧產地湖南,省內大米加工企業(yè)受到重挫,當地水稻滯銷,農民虧損嚴重。鎘大米事件并非個案,據環(huán)保部門估算,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,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200億元。
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綜合多樣,工業(yè)污染、城市污水、農業(yè)投放等多種污染源,都會對土壤形成綜合性污染并產生累加效應。以農業(yè)生產為例,過度施肥、不合理使用地膜等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。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、滯后性和累積性,使土壤治理工作極其艱巨。
政策助力土壤治理
日益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。但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,資金是個大難題。據莊國泰推測,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,需要上萬億、幾十萬億的投入才行。但是,根據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《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》的規(guī)定,“十二五”期間用于污染土壤修復的中央財政資金僅為300億元。土壤修復的資金缺口巨大,使得我國土壤污染治理,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治理及修復工作,面臨巨大壓力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,要實施“土壤修復工程”。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出現關于土壤修復的說法。環(huán)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也在今年“兩會” 上承諾,今年將出臺并實施《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該計劃提出,到2020年,農用地土壤環(huán)境得到有效保護,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,全國土壤環(huán)境狀況穩(wěn)中向好。
“土壤污染治理要在公眾信任和實際治理成效間形成有效對接!睆V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總工程師劉文華建議,一方面,污染嚴重的土壤要嚴格禁止農業(yè)生產并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;另一方面,對于污染影響程度不確定或較輕的土壤,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狀況清晰公布的基礎上,加快農業(yè)產業(yè)結構調整,嚴格控制污染區(qū)農作物的流向。要建立、完善覆蓋國土、農業(yè)、環(huán)境等各領域的土壤污染監(jiān)測體系和管理體制,實施土壤污染的行政問責制度,謀求在全國范圍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。
修復成當下主流
隨著土壤污染問題的凸顯,“土壤修復”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也逐漸走進公眾視野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實施“土壤修復工程”;4月通過的《環(huán)境保護法》修訂案增加了土壤修復的內容;今年國家還將出臺并實施《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遏制土壤污染惡化趨勢。
“土壤修復首先碰到的是技術問題,一項技術的適用性、經濟性決定了其推廣應用范圍和進度!崩酌烽L期從事土壤修復,對修復技術了如指掌!安捎霉こ、物理化學方法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,不僅費用昂貴,而且常常導致土壤結構破壞、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,難以應用于大規(guī)模污染土壤的改良,特別是耕地修復。而植物修復技術不僅修復成本低、無二次污染、對土壤結構不產生破壞,還能改善土壤生態(tài)、減少水土流失、增加碳固定!
在政策驅動下,土壤修復產業(yè)展現了良好的市場前景。由于相當一部分農林牧用地和工礦業(yè)場地污染嚴重,還有不少傳統產業(yè)將面臨轉產、搬遷或關停的現實處境,這些都給我國土壤污染修復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。環(huán)保部生態(tài)司司長莊國泰也表示:“與大氣、水污染治理相比,我國的土壤污染治理總體差距較大。一旦市場打開,規(guī)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!睂<移毡轭A計,土壤修復產業(yè)可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(guī)模。
上一篇: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及方法備受關注
下一篇:基因檢測可盡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